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合法有效的专利权、注册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出质,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资产结构中70%左右是存货、应收账款、设备和知识产权等动产。但80%左右的担保贷款抵押物仍依赖于不动产,这就使得动产资源成为了“休眠资产”。让动产资源“动”起来并转化为担保抵押物是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金融压抑”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及引导科技型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加速自主创新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科技型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截至2021年,我国通过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的金额已经突破3000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业务规模呈增长态势。但其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企业和银行都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 普惠部客户经理 李元旻: 我们之前遇到的一个行业,它是生产非标,知识产权是发明专利。它这个赛道加它一共只有三户企业,国内如果说再不存在这样的厂,它的这个知识产权就完全没有价值。我如何去认定?我不能赌将来这样的项目还上不上。银行的专业也不是在这个方面。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无形资产》第九条规定“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组成部分的价值可能有别于作为单项资产的价值,其价值取决于它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其市场价值往往也取决于权利主体规模、运营实施方式、市场保护环境等多个方面,受制于产权状态、获利能力、技术水平、知识产权取得成本、市场状况、政策法规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难以进行全面、客观的价值判定。 银行对各个行业有着自己的授信政策和行业指引,更熟悉以房地产、 土地和机械设备为担保物的质押物,对于知识产权这样专业性强的无形资产比较陌生,基本没有建立起内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主要依靠外部评估机构。 而评估机构这个层面则存在标准不确定、不统一,估值不准确等问题。估值过低无法实现融资目的,估值过高则有可能无法保障银行的债权安全。不仅如此,外部评估机构对银行的风险偏好和运行机制也不熟悉,会产生彼此之间对于知识产权价值认定不一致的情况。 价值评估、授信等关键环节拉长了整个业务周期,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也可能令企业错失相应的发展机会。而且银行委托评估机构所产生的评估费用无法转嫁。 即使能够通过评估确定知识产权的价值,也可能因为交易市场的局限出现处置流转难题。相关法律规定,质权的实现方式为拍卖或变卖所质押的财产。但是,目前缺乏拍卖或变卖知识产权的具体程序规范,而且在流转处置时也面临受让方不认可评估结果的可能。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 小微金融事业部西安分部副总经理 王晋文:
我们要去找这个北上广深的这些评估机构,评估时间比较长,1-2个月,会影响客户的感受。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 普惠部客户经理 李元旻: 因为现在这个支持普惠业务发展、小微企业业务发展,银行是不允许收任何费用的,知识产权认定的价格又过高。我们认定一个知识产权单笔下来基本要3万-6万块钱,所以对我们来讲其实也是一个不小的成本和负担。
西安当时有个动画公司,肖像权质押给工行的,但是当时贷了600万贷款就裂变了,然后这个肖像权完全没有办法处理。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 小微金融事业部西安分部副总经理 王晋文:
对于知识产权,能推出一个市场认可的交易场所,对我们知识产权质押这块的业务推广会比较好一些。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 普惠金融部产品经理 李永秦: 如果能够像我们的固定资产一样,有成熟的交易市场,有成熟的流通渠道,那银行就可以接受他作为合格的押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仅存在价值评估和后期处置的困难,还难在贷后风控管理。科学技术更新迭代频率较高,专利等知识产权随时可能发生贬值,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缺失,增加了质押融资的风险。同时,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客户大多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相对较少,对其发放贷款也面临道德风险。除此之外,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过程中,企业非常清楚自身研发的知识产权状况,也明白其中的风险点,但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或红利,有可能会有所隐藏,让有关机构处在被动位置。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则会通过提高利率等方式来规避风险,这也制约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 虽然无法完全打消银行对于科技型企业风险评估的顾虑,但知识产权可以作为锦上添花的信贷条件。 目前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基于知识产权增信的信用类融资模式;二是真正意义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无需第三方分担风险;三是知识产权质押+第三方分担风险,风险分担方式可以由中央财政、地方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评估机构等主体或多个主体组合承担。
比如,担保机构与借款企业“知识产权反向许可”机制。当质押贷款出现风险时,担保机构代偿后取得质押知识产权所有权,反向许可给借款企业使用,借款企业定期向担保机构支付知识产权许可费。另外还有一些利用企业高管的个人财产进行反担保的方式,这都避免了直接处置知识产权。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 普惠部客户经理 李元旻:
软件著作权和发明性专利,还有实用新型专利,会适当地给他再增加额度,在门槛准入的时候,你有这些东西,你就是有优势的。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 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 李冬:
在传统的对于科技小微类企业的财务性的这个考量范围内,其实是把它作为了一个相应的合额依据,隐含成信用类额度给客户进行一个匹配。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 普惠金融部产品经理 李永秦: 我们西安分行目前开展的这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主要还是基于把这个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追加的一个担保方式,并不是主担保方式。业务出了问题,我不会直接依靠知识产权处置去做这个最终的款式手段,对我来说我是没有办法用它来覆盖我的业务风险的,而且一旦出现风险他不能快速的解决业务风险的问题。
银行对这个专业的担保机构是有准入的,担保机构准入银行的审批以后,如果他愿意接受企业以这种知识产权作为反担保的形式,自然是可以走得通的。就是我们前期有开展过,就是知识产权作为反担保方式提供给担保公司。说实话哦,担保公司这种合作机制也是基于政府有这种风险(补偿),在这种机制的情况下才可以做。
当下,交易活动逐渐活跃,知识产权商业化趋向成熟,知识产权顶层设计的发展方向不断明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未来可期,更多政策及配套机制会落到实处,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