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5月22日,日本专利局(JPO)发布2023年申请动向系列调查,包括了外观设计和需求型技术两个部分。其中,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动向调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国和韩国五个国家/地区的外观设计申请人的授权趋势,全面了解每个国家/地区国际外观设计的政策;需求型技术主要包括化合物半导体、微型电动车和制冷剂三个领域的专利分析报告。
日本专利局2023年申请动向系列调查报告,涵盖外观设计和需求型技术两个部分。报告显示:
(1)2021年,外观设计授权数量最多的申请人来源国是中国(802,636件)。日本外观设计生活用品类授权数量最多,其次为电子器材及通信器材、一般器材。向WIPO提交海牙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前三的企业分别是三星电子(韩国,796件)、飞利浦(荷兰,678件)和宝洁公司(美国,665件)。
(2)化合物半导体和微型电动车领域,专利家族数量最多的是中国,而国际专利家族数量和PCT申请总量最多的是日本;制冷剂领域,专利家族数量最多的是日本(在制冷剂中含丙烷的空调等设备方面,中国专利家族数量最多),国际专利家族数量和PCT申请总量最多的是日本。
1.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动向调查报告
(1)各国/地区外观设计授权动向[1]
①2021年,在日本专利局(JPO)、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和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获得授权的外观设计总量由2020年的959,005件增加至1,012,033件。与2020年相比,JPO、CNIPA和KIPO都有所增加。
表1 五大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授权数量(2017-2021)

②2021年,按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统计(表2),中国(802,636件)的外观设计授权数量最多。与2020年相比,日本、美国、欧洲有所减少,中国和韩国有所增加。
表2 申请来源国家/地区外观设计授权数量(2017-2021)

③2021年,在JPO授权的外观设计最多的申请人来自日本,其后依次是中国、美国、欧盟成员国、其他国家和韩国。
④2021年,中国申请人在EUIPO授权的外观设计数量最多(25,638件);欧盟成员国申请人在KIPO授权的外观设计数量最少(598件)。
⑤在JPO外观设计授权数量最多的公司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其后次为苹果、三菱电机、日本国誉和LG电子。在USPTO外观设计授权数量最多的是LG电子,其后依次为三星电子、耐克、苹果和福特。在EUIPO外观设计授权数量最多的是宝洁,其次为普拉达、三星电子、怡高灯饰和飞利浦。在CNIPA获得外观设计授权数量最多的是全友家居,其次为广州市雍博皮具有限公司、深圳市周泰福珠宝有限公司、温州中胤鞋服有限公司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KIPO获得外观设计授权数量最多的是CJ第一制糖,其次为LG电子、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
(2)国际外观设计授权情况
从申请人国别来看,向WIPO提交并获得授权的国际外观设计中,2021年,欧洲申请人的国际外观设计授权量最多(10,555件),其次是其他国家、美国、韩国、日本以及中国。日本申请人的外观设计授权数量自2019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海牙体系成员国的外观设计授权数量为18,116件。从申请机构来看,向WIPO提交并获得授权的国际外观设计中,三星电子最多(韩国,796件),其次是飞利浦(荷兰,678件)和宝洁公司(美国,665件)。
表3 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国际外观设计授权数量(2017-2021)

(3)全球企业动向
报告对全球25家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三星电子外观设计授权数量最多,其次LG电子和耐克,其每年的授权数量都达到了1,500至3,000件。与2017年相比,美的集团、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OPPO、华为科技、小米的外观设计授权数量增长率都在200%以上。
2. 需求型技术专利申请动向调查
(1)化合物半导体[2]
①市场政策动向:从2022年化合物半导体市场的材料来看,GaN(包括AlGaN和InGaN)的市场份额最高,其次是GaAs(包括AlGaAs)、InP、SiGe、SiC和GaP。其中也包括LED,GaN受其影响较大,占光电子器件、高频器件和功率器件总量的1/4左右。
除LED外,附加价值较高的高频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的市场规模较大,GaAs、InP、SiGe主导着该市场。以汽车为中心,电子电力器件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SiC将成为这一市场的主导者。
各国在化合物半导体方面项目较多,如日本半导体数字战略、绿色创新基金事业、内阁府战略性创新创造项目等;中国“十四五”计划、国家IC产业基金、光电融合芯片技术等;美国《美国芯片法案》、欧盟芯片法案、韩国第四次科学基本计划和和K-半导体战略等。
标准化组织包括日本的半导体标准化专门委员会(JEITA)、光产业技术振兴协会(OITDA);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固态技术协会(JEDEC)。
②专利动向:2014至2020年,化合物半导体专利家族数量为33,919件,自2016年以来呈小幅增加趋势。从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来看,中国专利家族数量最多(12,942件,38.2%);其次是日本(7,998件,23.6%)、美国(5,668件,16.7%)、韩国(2,873件,8.5%)、其他(2,294件,6.8%)、欧洲(2,144件,6.3%)。国际专利家族总量为12,276件。

从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来看,日本国际专利家族数量最多(4,571件,37.2%);其次是美国(2,363件,19.2%)、欧洲(1,784件,14.5%)、中国(1,212件,9.9%)、韩国(1,195件,9.7%)、其他国(1,151件,9.4%)。
PCT专利申请量为7,248件,2017年达到峰值,2018年后有所下降,2020年再次上升。从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来看,日本PCT专利申请最多(2,731件,37.7%);其次是美国1,973件(27.2%)、欧洲国1,135件(15.7%)、中国854件(11.8%)、韩国366件(5%)、其他189件(2.6%)。
③各技术类别的专利家族数量排名靠前的来源国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欧洲、韩国,中国在多个技术类别中均排名第一,日本数量较多的领域是激光二极管、功率器件、助焊剂法等;美国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SiGe”和用途的“高频设备”件数最多。
日本申请人的功率器件相关申请总体呈增加趋势,从调查期间的前半期到后半期,日本高频设备相关申请呈增加趋势。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在所有技术类别中,中国从调查前半期到后半期的申请数量大幅增加。从技术类别来看,中国、美国和欧洲的“Ga2O3 ”数量都在增加。
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和基板(制造技术)的交叉分析来看,“气相法”的专利家族数量最多,其材料依次为“SiC”“AlN”“GaN”。其次是数量较多的“熔融法”,其材料依次为“SiC”“GaN”“Ga2O3”。第三是“助焊剂法”,“固相法”由于其性质,用例非常少。
从材料和薄膜(成膜技术)的交叉分析来看,数量最多的薄膜是“CVD”,材料依次是“SiC”“GaN”“AlN”。其次是数量较多的“外延增长”,其材料依次为“GaN”“SiC”“AlN”。以下依次为“MOCVD”“MBE”“HVPE”,数量较少。
④论文动向:2014至2021年,化合物半导体相关论文数量为20,840篇。2014至2019年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研究人员所属机构国籍/地区最多的是欧洲(5,106篇,24.5%),其后依次是其他(5,089篇,24.4%)、中国(4,382篇,21%)、美国(3,425篇,16.4%)、日本(2,142篇,10.3%)、韩国(696篇,3.3%)。论文数量较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317篇)、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281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228篇)。

(2)微型电动车[3]
预计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的世界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4,604.8万辆扩大到2026年的6,520.8万辆。中国和欧洲的市场规模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大。
①专利动向:2014-2020年,微型电动车专利家族数为15,375件,从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来看,最多的是中国(7,180件,46.7%),其次是日本(2,528件,16.4%),欧洲(2,220件,14.4%)。国际专利家族数为5,328件,从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来看,数量最多的是日本(1,668件,31.3%),其次是欧洲(1,285件,24.1%),韩国(779件,14.6%),中国(731件,3.7%)。

PCT申请量为3,385件,从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来看,数量最多的是日本(913件,27.0%),其次是欧洲(867件,25.6%)、中国(619件,18.3%)、韩国(476件,14.1%)、美国(335件,9.9%)。
②论文动向:2014-2021年,微型电动车相关论文2,422篇,研究人员所属机构国籍/地区最多的是欧洲(864篇,35.7%),其后依次是其他(579篇,23.9%),中国(461篇,19.0%),美国(225篇,9.3%),韩国(74篇,3.1%),日本(72篇,3.0%)。论文数量较多的是东南大学(44篇)、慕尼黑工业大学(24篇)、同济大学(24篇)、米兰理工大学(29篇)、西南交通大学(20篇)。
(3)制冷剂[4]
世界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56亿美元扩大到2026年的79亿美元。日本、美国、欧洲的多数企业都是备受关注的制冷剂制造商。
①专利动向:2014-2020年,从新一代制冷剂专利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来看,日本专利家族数最多(399件,35.5%),其次是中国(318件,28.3%),美国(299件,20.4%)、欧洲(101件,9.0%),欧洲近年来的申请量有所增加,可能是受欧盟含氟气体F-Gas法规的影响。具体的,在制冷剂中含有丙烷的空调等设备方面,中国(144件)最多,日本(142件)排名第二,是美国(71件)和欧洲(62件)的2倍以上。从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来看,日本国际专利家族数量最多(310件,50.2%)。其次是美国(165件,26.7%)、欧洲(79件,12.8%)、中国(26件,4.2%)。

日、美、欧、中、韩在本国或地区申请和授权的数量最多,而日本在美国、欧洲、中国也有较多布局,其中美国、欧洲、中国作为全球市场非常重要。具体的,在制冷剂中含有丙烷的空调等设备方面,日本数量最多(117件,47.0%)。其次是欧洲(53件,21.3%)、美国(45件,18.1%)、韩国(8件,3.2%)。
②论文动向:新一代制冷剂相关论文数量在2017-2018年呈增趋势。日本专利申请的数量较多,论文数量较少。欧洲发表相关论文数量最多(636篇,36.8%),且自2018年以来数量一直在增加。其后依次是中国(283篇,16.4%),美国(256篇,14.8%),日本(133篇,7.7%)。近年来,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处于增长趋势。欧洲和中国的研究机构与人员上榜较多。
[1] 调查对象包括:日本专利局(JPO)、美国专利商标局(USTPO)、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韩国专利局(KIPO)。
[2] 主要以化合物半导体基板和薄膜形成技术为中心进行调查,LED和太阳电池使用材料不在调查范围内。
[3] 超小型电动车的调查对象包括带车把的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以及老年车等三轮以上的电动车辆。不包括电动摩托车、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滑板车、四轮超小型电动车、带操纵杆的电动轮椅以及双轮平衡车。具体包括车辆分类、动力模式、动力源分类、电池类型的申请动向,要素配置特色、冷却性能优异、控制优异的发明专利,效果等8个部分。
[4]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新一代制冷剂及制冷剂中含有丙烷的空调等设备。“新一代制冷剂”以GWP不超过750的制冷剂为对象,在专利中特指IPC分类中的C09KB/04。 “制冷剂中含有丙烷的空调等设备”指使用丙烷作为制冷剂的装置系统,包括IPC分类F24F、F24H、F25B中的任意一种。
闫欣悦 编译
来源:https://www.jpo.go.jp/resources/report/gidou-houkoku/document/isyou_syouhyou-houkoku/2022isho_macro.pdf
https://www.jpo.go.jp/resources/report/gidou-houkoku/tokkyo/index.html#needs
原文标题:令和4年度意匠出願動向調査 ∞クロ調査—
特許出願技術動向調査-ニーズ即応型技術動向調査
检索日期:2023年5月22日
文章来源:中科院知识产权信息(微信订阅号:casipr)
文章来源:中科院知识产权信息(微信订阅号:casipr)